本周末,《屠呦呦传》将在宁波书城举行新书全国首发式。这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女士人生经历的传记。全书通过对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同窗、学生等的探访,以及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成长、学习和工作的独特经历。他们的亲身讲述,也大大丰富了本书内容,更好地引领读者走进屠呦呦的心灵深处。
记者了解到,全书分为“呦呦初鸣”、“向医而行”、“矢志寻蒿”、“中国神药”、“享誉世界”等6个部分,清晰披露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守科研寂寞、“久久寻蒿”、终于发现青蒿素的艰辛过程,以及屠呦呦斩获诺奖给当代人乃至后人所带来的深刻启示。书中还附有屠呦呦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将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的演讲全文。
她真的出自中医世家吗?她收获了怎样的爱情?神秘的“523”任务和青蒿素有何关系?第191号样品蕴含了什么神奇?为什么是她最后斩获诺奖?读者将一一在书里找到答案。
宁波江岸,呦呦鹿鸣——屠呦呦童年时期照片首次公布
1930年12月30日的黎明时分,宁波城的上空还鸣着稀薄的枪声。居于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屠家,便传来了婴儿“呦呦”出世的声音。这是屠家迎来继3个儿子后的终日所盼的“千金”。
哭声呦呦,犹如鹿鸣。
孩子的声音使父亲屠濂规沉浸在幸福之中。他随口吟诵出《诗经》中著名诗句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于是当家父亲便给小女取名呦呦,呦呦之声永远地荡漾在父亲的听觉之中,以表示他对于女儿的喜爱、期待和庆贺。后来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似乎这才哲理,这才完美。这四句满满童话的诗,使呦呦度过了诗意的童年。
尤其是“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竟使千金呦呦一生就此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幼年屠呦呦和母亲。这是现在能找到的屠呦呦的最早照片。
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一个宁波小娘的样子,这是老辈的家乡人,对屠呦呦青葱岁月的印象。
少女时代的屠呦呦
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只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从1946年始中断了两年多。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所幸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屠呦呦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
1948年,18岁的屠呦呦开始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迄今为止,这里已走出了1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天津的南开中学,北京的四中,汇文中学颇为相似。
1950年3月,屠呦呦转学进入宁波中学读高三,这是她在宁波求学生涯的最后一年。
屠呦呦哥哥屠恒学赠给妹妹的照片
照片背后,哥哥写给14岁的屠呦呦的寄语
屠呦呦的3个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1933年,屠呦呦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时年屠呦呦14岁。
(文中图片均来自人民出版社《屠呦呦传》)
记者林旻 通讯员胡燕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