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千百年来,宁波人民凭借东海之滨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天然生态环境,在与大自然的互动实践中,通过勤劳与智慧,培育创造了众多享誉四海的名优特产。
民以食为天。中国宁波网推出“新食货记”第二季,深入挖掘更多地方特色农品和产品的发展、创新、保护等创富故事,探寻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宁波密码。
中国宁波网记者冯瑄 王岚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通讯员 吕玫瑶 文/摄
“昨天忙到晚上12点才吃饭,没办法,一直下雨,和天气赛跑,总不能让叔叔阿姨家的果子烂在树上……”电话那头的曹巧云声音疲惫且沙哑。
见到曹巧云是最近一天炎热的上午。在宁海一市镇某枇杷专业合作社,十多位阿姨们紧张忙碌地分拣枇杷,曹巧云负责将其装盒。“实在忙不过来,我们边忙边聊吧。”“这个一盒2.5斤,我们是两盒一提,团购价,基本100左右一提……”语速和动作一样快的曹巧云,是地道的宁海一市镇曹家村人。
“今天客户要400盒,上午就得发过去100盒,他们这会儿就在山下集市驿站等着,着急得很,下午还有几百箱等着出货。”“我家的枇杷都已经卖完了,这些都是合作社农户的,枇杷得赶着天气采摘出售,否则,要么影响水分,要么影响甜度,再或者,直接烂在树上或地上……”虽然正值初夏,却酷热难耐,曹巧云脸颊微红额头泛着汗珠。
谈话间,100盒枇杷全部装车。直至运至山下集市驿站给客户顺利交货,曹巧云终于可以短暂喘口气。半个月来,这成为曹巧云和同伴们的工作常态。
“击碎珊瑚小做珠,铸成金蛋蜜相扶。”初夏时节,新鲜上市的宁海一市镇白枇杷成了消费者追捧的对象,曹巧云团队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
曹巧云说,她的团队没有名字,如果要叫,就叫新农人团队吧。“我从小就是在枇杷树下长大的,家里种枇杷种了30多年,对这颗小果子,感情还是挺深的。”十年前,曹巧云的工作是酒店销售。在积累一定人脉的基础上,她辞掉工作,帮父母解决枇杷销售问题。印象中,那时的枇杷还是红枇杷、黄枇杷。
接手家里枇杷生意的第一年,曹巧云爸妈乐坏了:枇杷收入从6万多元一下增至20多万元。此后这位89年出生的宁海姑娘包揽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枇杷销售任务。
枇杷生意越做越好,曹巧云成立了公司建立了宁海甬芸尚白枇杷种植基地,注册了品牌“甬芸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曹巧云成了一市镇有名的白枇杷“农二代”。
“果子甜度要达到15度左右才能采摘”“大果的尺寸有标准,品相也有要求”……除了对枇杷品质把关严格外,有一件事让她格外上心——“农民真心是靠天吃饭,有时候看到乡里乡邻家里的枇杷卖不出去,或者卖得不好,真心着急”。
三年前,曹巧云联合了三位80后男生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任务就是在枇杷丰收旺季帮助农户采摘和销售。“这三年,平均每年帮农户销售枇杷3万斤不止,我们基本不赚钱。”曹巧云坦言,团队收购“叔叔阿姨们”的果子价格要比外面高出不少。他们不仅通过电商、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白枇杷,还打通了和“宁海珍鲜”以及集市驿站合作的渠道,销售供不应求。
跟着新农人团队,记者驱车上山,来到一市镇法洪村。“这几年都是巧云他们过来帮我们卖枇杷,我们只管按照规定时间采摘即可。”由于长在高山上,芦英玉家里的枇杷不仅个头大,水分足且甜。对此,曹巧云团队将其按果相大小进行分类,并以不同的价格收购。“今年家里枇杷产量有1000多斤,收入二三万总有的。”芦英玉笑声爽朗。
“除了新农人们在帮着农户代销,这几年政府部门也不断‘搭台’,助力共同富裕”。”一市镇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农户不仅可以直接通过驿站第一时间向外地消费者寄递白枇杷,还可以将这当做产品“广告位”,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如今在宁海这样“集市驿站”已经有55个。
新闻链接: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