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抄下百叶箱里的气象数据。记者 崔引 摄
中国宁波网讯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气象预报”,“气象测报”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这是一支“潜伏”的“先锋部队”:站在天气预报的最前端,负责观测“老天爷”的状态,为天气预报员提供天气分析图所需要的数据。天气预报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气象测报能否摸准“老天爷”的脾气。
最担心设备出故障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对于慈溪市气象局的气象测报员们来说,和任何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无异。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这里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需要人值班。测报科科长吴敏说,最为难的就是各类节假日的排班,总有测报员要放弃休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记者赶到慈溪市气象局时,恰逢当班的测报员钟央要去观测场巡视,记者连忙跟上去体验了一下。
观测场在距离值班室不远的地方。记者留意到,测报员在打开百叶箱时,没有直接踩在草坪上,而是站到一块石砖上。“这是为了尽量减少人体靠近对温度的影响。”慈溪市气象局副局长赵益锋解释说,这样的细节在观测场随处可见,“观测场内的浅草坪高度不会超过20厘米,供人行走的水泥路的宽度也控制在30厘米~50厘米,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水泥升温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尽管带着记者一起巡视,钟央的脚步没有丝毫放缓。地面测报是一份和时间赛跑的工作。按照规定,测报员每小时都要到观测场去巡视一次,所有工作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天气报的数据必须在正点过后5分钟内上传,航空报的发报时间更紧,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
因此,设备出现故障是测报员最不愿看到的。有一次,距离正点发报只有10分钟,值班室的UPS线路突然短路导致跳闸。眼看发报时间要被耽误,只能先进行人工观测。
“尽管现在很多气象要素都已实现自动化监测,但我们每个月还是会进行人工观测应急训练,就是为了防止各种故障影响数据正常上传到上级服务器。”吴敏说。着重检查观测场里的仪器是否存在损坏或运转不正常的状况,也成为测报员日常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时能睡,随时能醒
回到办公室,将数据在电脑上记录下来,发完报文……接下来的40分钟,测报员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对整个慈溪范围内20多个区域自动站进行监控,发现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
“重复、枯燥、单调。”记者接触到的三名测报员都这样概括这份工作的特点。
测报员的工作实行四班倒,分别是上午班、下午班、小夜班和大夜班。其中,小夜班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大夜班从凌晨1点到早上7点。每名测报员一天要上两个班,像钟央,当天安排的就是上午班和小夜班,中间有6个小时的休息。按规定,这6个小时就是用来休息的,夜班的要求是和白天一样,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不打瞌睡。
每个班次一般只有一名测报员值班,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耳畔只有钟表的“滴答”声作伴,难保瞌睡虫不找上门来。“睡觉是绝不允许的,因为我们这里是国家基本站,采集的每个数据都要上传到国家气象局,要是因为瞌睡造成漏报或错报,后果不堪设想。”吴敏说,他们这支队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每个新来的测报员都会先跟着师傅适应三个月,尤其是上大夜班,对体力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一个合格的测报员,就要求随时倒下能睡着,又能随时醒来。”吴敏半开玩笑说。
探索全自动化观测
吴敏说,从2005年起,地面测报开始由全人工观测向人工—自动“双轨”运行转变;今年4月起,在全国地面测报业务改革浪潮下,慈溪气象站更是作为试点站之一踏上向全自动化观测改革的探索之路。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测报员可以偷点懒?
“自动化测报反而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吴敏看来,站在气象观测最前沿的测报员的用武之地不再局限于观测场,而是要从原先单一的地面观测转变为熟练使用各种气象探测设备,采取各种探测手段掌握整个辖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掌握辖区天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例如我们现在承担了宁波北片地区的夜间灾害性天气联防工作,一旦发现附近区域天气出现异常,要立即进行判断分析并通报市气象台,尽早发出预警信息。”
数据传输的便利,也对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很多观测数据是要直接传送到省气象部门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维修。“一般要求必须发现故障后数小时内到达现场。”吴敏说,慈溪辖区内的区域自动站网包含有23个站点,其中最偏僻的一个观测站位于山区的五磊寺,光来回一趟路上就要花六个小时。
记者 石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