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是真正的海洋牧场示范区了。可是看上去,似乎没啥不同。
“水下有文章啊。”吴雄飞说,单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已经投下了3万孔方的人工渔礁。
“牛羊在牧场要有家。人工渔礁就是我们给海洋生物搭建的海底家园。”吴雄飞说,人工渔礁的原料有很多,比如报废渔船、混凝土碎石方等。
“渔礁放下去,鱼就会来了吗?”
“没这么简单,要给鱼准备食物。我们在这里投放藻类,建起了一个藻场,有了海藻,小鱼小虾有了食物,才能吸引大鱼。”吴雄飞补充道,在海底,还投放了贝类。如果发现这个区域的鱼不够,还要再投放鱼苗。可以说,正在构建从海底、海中到海面的立体式海洋牧场。
通过近年试验证明,1立方米“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10公斤渔业资源量。
让宁波浅海养殖空间翻倍
吴雄飞介绍,“海洋牧场”的一个特色,就是有重点地投放一些海洋生物苗种,吸引海洋自然生物聚集。
“市民已经吃上来自海洋牧场的水产品了吗?”
“海洋生物是流动的,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已经吃到了。”吴雄飞说,将在12月份大批量上市的岱衢族大黄鱼,将是海洋牧场带给市民的一大成果。
宁波沿海,曾是渔业资源最丰饶的海域之一。可是,近年来,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部分近海海域甚至出现了“无鱼可捕”的尴尬。在养殖上,近海养殖空间再日益缩水。
吴雄飞告诉记者: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宁波可以再造百万亩的浅海养殖空间。宁波现有的浅海养殖区域也在100万亩左右。
鲍鱼、海参等海珍品也可以在海洋牧场中找到。2009年我市在渔山海域进行了试验性底播养殖,选择适宜的海区先后放养了鲍鱼苗7000多头、海参9000多头。通过试验观察,投放后的鲍鱼、海参生长良好,为今后规模化底播养殖积累了基础资料。
“十二五”期间,宁波将启动建设3个海洋牧场,分别是象山港、渔山列岛、韭山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