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秘(中)终于见到了曾经救过自己的恩人董科杰。
“哥哥,终于见到您了!”9月21日上午,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李佳秘终于见到了7年前曾为她送上“生命种子”的董科杰。他们彼此间跨越7年的一个拥抱,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当天,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暨故事分享会在宁波举行。活动致敬希望英雄,传播捐献理念,讴歌捐献大爱,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生命的种子库”,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贡献力量。
白血病治愈女孩考入警校
要像“哥哥”那样去帮助别人
为了奔赴这次意义非凡的“生命之约”,李佳秘等了整整7年。
这次特殊的见面要从2018年4月说起,当时14岁的李佳秘长期低烧不退,不幸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父母急得带她到处就医,得到的结果是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父母并不匹配,只能寄希望于中华骨髓库。好消息在6月底传来,一位22岁的男子与她初配成功,8月顺利完成移植。
经历过这场大病,年少的李佳秘一下子对生命有了不同的领悟。重返校园后的她变得积极、上进,当上了班长,她希望自己像那位曾经救过自己的哥哥那样帮助更多的人。
按照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一般采用“双盲原则”,捐受双方信息都要保密。供患双方若要见面,可在捐献满相应的年数后,且患者健康状况良好时,供患双方才可提出申请。得知有这个机会,李佳秘早在2021年就向当地红会部门提出申请。了解到捐献者与受捐者的心情,多部门积极协调,询问了双方是否愿意见面,两人都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并积极提出了见面申请,终于在昨天实现了这次见面。
这位曾经救过李佳秘的捐献者正是来自宁波奉化的董科杰。18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作为给自己的成人礼。3年后,他接到来自红会的电话,知道了李佳秘的情况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捐献。多年来,他心里一直很牵挂那位素未谋面又生命相“髓”的妹妹,也曾想过要是能见一面就好了。
活动现场,李佳秘跑上舞台给了董科杰一个大大的拥抱,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下来。她激动地告诉大家,受到哥哥的影响,她今年考上了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立志当一名警察,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王勇(右)和妙妙一家合影。
仅需抽取8ml-10ml血样
即可完成志愿捐献登记
对于鄞州区第二医院的王勇医生来说,9月21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五年前的这天,王勇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处方”,让年仅1岁多的小女孩妙妙重获新生。在获得新生5周年的日子,小女孩妙妙一家从甘肃赶到宁波活动现场,专程表达感谢。当现场响起“5岁,新生快乐”的美好祝福时,在场所有的人都抑制不住感动的泪水。这份跨越山海和时空的感动,正是时光赋予生命最美好的答案。
9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致敬希望英雄”,旨在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无偿献血者等改变患者命运的各界人士致敬。截至2025年8月31日,我市已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99例,其中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实现捐献19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
宁波市红十字会向广大爱心市民发出倡议,呼吁大家积极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只要年龄在18至40周岁、身体健康且符合无偿献血条件,仅需抽取8ml-10ml血样,即可完成志愿捐献登记。这小小的举动,就可能为一个身处困境的家庭带去重生的希望,让“生命接力”的大爱篇章,在宁波继续书写下去。
宁波晚报记者 陆麒雯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