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孩子们的身体变健壮了
汤德小学的校长是1984年出生的刘杰,曾经就读于医科学校,刚来学校时,学生自己烧火做饭的情景让他心酸,同时他也担心学生们的健康状况,为此他为学生们做了一次简单的体检:测身高体重,“可想而知,基本上都是营养不良,偏瘦,个子也不高,脸上的颜色也不是那么健康。”
“要想改变学生们的饮食实在太难,要知道一些学生的家庭的确很穷。”一想到学生们的饮食,刘杰的心里泛起阵阵酸味。机会来了,云南当地的媒体给汤德小学做了一次视频专题,不曾想,这个专题被远在宁波的鲍海萍看到,“没过多长时间,珈禾整形医院的‘免费午餐’就送到了学校。”
一年多来,孩子们的健康有了明显好转,“很多家长不止一次地说,孩子体质好了,变胖了,很感激。”刘杰说,“作为老师,我很感谢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孩子们的付出。”
潘富梅的小儿子小刚是免费午餐的获益孩子,她还是免费午餐的厨师,老师和志愿者李江山则习惯叫她“表嫂”。“儿子福气好,赶上了免费午餐,真是谢谢那么多的好心人,他们来关心我们这里娃娃吃饭,我们感激得很。”潘富梅再三地说感谢的话。
记者手记
一所在云南偏远山区的学校,一个在几千里之外的宁波企业,本不相干,但它们因为“免费午餐”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年前,这所学校的学生还要自己背柴火,自己烧火做饭,饭做生了,就和着白菜对付着。一年后,崭新的食堂内建起了几处大灶,学生们的饭菜得到了质的改观。在学校3层的教学楼前一块红色板子上这样写着:2012年10月17日免费午餐开支情况:吃饭人数60人,其中学生54人、教师5人、厨师1人。支出情况:大米10公斤……鸡肉7公斤……
这所学校就是汤德小学,位于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东德镇一处偏远的山村;这家宁波企业叫宁波珈禾整形医院,一年前开始资助这所学校,从此孩子们告别背柴上学的日子,且顿顿能吃上肉。
两地相隔2000多公里,但在爱心面前,距离不是阻隔,反而因这距离,爱心散发得更为炽热!
图片由记者杨江摄(除署名外)
记者 杨江 通讯员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