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62岁退休老人带领“特殊”舞者重拾自信人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03日 14:32   【 】 【打印
0

  新闻故事

  “跟着我的脚步,左右,左右左……”潘火街道东南社区的社区活动室里,周志利正在手把手地教她的学生学习新舞步。

  周志利今年62岁,退休后成为东南社区“阳光家园”文艺队的老师,而她的学生是15名智障残疾人。一年半来,周志利带领着这群特殊的队员,登台演出20多次,排演节目近十个。周志利让一群原本连走路都跌跌撞撞的残疾人翩翩起舞,带领这群“特殊”舞者走上人生的自信舞台。

  吴彦 吴王斌 徐仁杰

  任教前心中曾有顾虑

  每周二是文艺队训练的日子,这天,周志利5点准时起床,打点好家务后,她准时走进社区活动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如果在一年半之前,周志利有大把时间在社区里聊天、晒太阳;而随着社区残疾人文艺队的成立和成长,周志利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社区让我当文艺队的老师,起初我不愿意。”这几年,虽然周志利一直是街道的文艺骨干,但她既没有当老师的经验,又没有和智障残疾人交流的经验,所以婉拒了这份工作。

  几天后,周志利在社区里看到一个智力有缺陷的邻居。“他低着头,独自走在路上,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周志利说,“那天晚上,这个场景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我不由得思考,如何让他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和快乐?”第二天一早,周志利找到社区负责人,表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由此,她成了文艺队唯一的老师。

  每个周末,周志利都要去书店逛一圈,她最常买的是歌谱、舞步类的教学用书和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平时一有空闲,轻纺城市场是她必去的地方。绸缎、饰片、腰鼓、舞扇……这些都是她的搜罗对象,把半成品买回家,再慢慢改制成合适的舞蹈演出道具。

  铁了心要把队员教出个样子来

  成立之初,文艺队里只有7名队员,大多数都患有智力残疾,队员们连基本的四肢、五官都分不清。第一堂课上,周志利给队员们讲解了人体构造、五官组成等,“只有让他们认识四肢,才能教他们舞该怎么跳”。

  沟通交流吃力,是周志利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起初,类似“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原地不动”这样简单的话,周志利讲上两三遍,很多队员还是不明白。“听不懂就配上动作示范。”周志利铁了心,定要把队员们教出个样子来。

  因为长期手脚不协调,加上理解能力欠缺,普通人练15分钟就能掌握的动作,队员们往往要练上一个上午。一些平衡能力较差的队员,原地转个圈或者舞步紧凑些就会摔倒。渐渐地,周志利发现,对于这群特殊的队员,不能用普通的教学方式。

  为了帮助队员尽快树立信心、熟练掌握要领,周志利开始简化动作、改编乐曲,把舞步改为踏步,把快节奏放慢,编排出适合这群特殊舞者、歌者的节目。

  “排成第一个节目手语舞《感恩的心》,我们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周志利自豪地说,“这支手语舞还被推荐到鄞州区科普日开幕式、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表演呢!”

  师生间彼此关照如一家人

  如今,在街道、社区的文艺舞台上,“阳光家园”文艺队越来越活跃。手语舞、扭秧歌……近十个节目,队员们表演起来已游刃有余。面对这一切,有谁会想到,第一次登台时,不少队员因怯场躲在幕后不愿上台。

  “第一次表演是在社区晚会上,大家都准备好了。不料,队员陈春莉忽然大吵大闹要回家。”陈春莉平时少言寡语,不爱和人说话,但很听丈夫潘师傅的话。周志利急中生智,告诉陈春莉“潘师傅正坐在台下,等着看你演出呢”。听到这话,陈春莉乖乖地登台了。

  队员中,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55岁,性格、脾气差别比较大。为了更好地与队员沟通交流,周志利尝试着融入他们的生活,时间长了,每一个队员的脾气她都能拿捏精准:有的队员爱漂亮,周志利就鼓励她们,“把动作做得越到位越优美”;有的队员喜欢吃零食,周志利就从家里带些食品,作为下课后的奖励。

  虽然每周的上课时间只有一天,可这一天的朝夕相处、互帮互助,让队员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从陌生人变成彼此关照的一家人。“过去,儿子性格内向,自从加入了文艺队,慢慢变得阳光开朗了。”队员张德的母亲陈秀婷说,“现在,儿子在家就掰手指、算日子,盼着上课那天快点到。”

  有时,队员们在社区里看见周志利,大老远地就喊“老师、老师”。“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如普通人,一声‘老师’,让我感觉很幸福、很满足。”

  文艺队走上轨道、队员越来越多,周志利却心生忧虑:“我年纪大了,一整天下来,有时力不从心。”周志利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名能歌善舞的老师加入“阳光家园”文艺队,和她一起向队员们播撒阳光和快乐。

  编辑: 张赛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