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阊门高大的马头墙,但里面已经是空无一人了。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董伟法带记者看被水泥覆盖的那条鹅卵石路。
一条小路的余痛
在篪房阊门前,原先有一条长着浅浅苔藓的鹅卵石小路。25年前,村子大路浇水泥路,有些村民提出把这条路也铺上水泥,走路方便不说,还能省去每隔几年修补石子路的人工,最后村里“听从”了这个民意。若干年后,古迹保护的理念开始被村民所接受,这条灰白色的水泥路,就成了后来几任村级领导班子抹不去的一个心病。
“每次走过这条路,就有一种对不起老祖宗的感觉。我知道当时这个决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看来,是花钱做了一个傻事、一件错事,不符合现在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这个村子在发展路上付出的一笔学费。”村党支部书记董伟法已经几次召集村里的能人,商讨恢复小路原貌的办法。
一个饭店老板的期待
50岁的张华娟是目前村里惟一一家对外营业的饭店──董家农家饭店的老板。
小饭店不大,紧挨在马路边,开了倒有10个年头。店里陈设干净,山里的四季特产、放养的山鸡、祖传的卤水豆腐、自留地里收来的蔬菜,配上自酿的土烧酒,随意一凑就是一桌充满山野风味的美宴。喜欢吃面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荷包蛋肉丝米面:蛋是山鸡蛋,肉丝是选上好的家猪里脊肉。
近年来,饭店的生意慢慢好了一点。今年“五一”长假的一个中午,店里接待了一个40多人的旅游团队,一下进账了1000多元钱。
“什么时候,我这个小饭店每天能赚这么多钱就好了。”说这话的时候,张华娟的目光充满着期待。
记者 严 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