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效实中学迎来百年校庆 累计培养4万多优秀学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0月20日 07:16   【 】 【打印
0

老效实中学中山厅

  高才篇

  童第周:从倒数第一到第一

  效实中学此前曾为童第周塑过一次铜像,但由于已过去了很多年,有些陈旧,因此在筹备百年校庆时决定重塑。

  童第周1922年毕业于效实中学,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副院长。

  童第周在晚年时,还谈到效实中学对他的影响。“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铁杵也能磨成针”。

  这两个“第一”指的是童第周考取效实中学时,成绩是倒数第一,但一年以后,童第周成为全年级名符其实的第一,几何成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100分。

  后来,童第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毕业以后,他又到比利时留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童第周拒绝了耶鲁大学的高薪挽留,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最大愿望是让中国快些富强起来!现在中国看到了希望,我得赶快回国去!”

  郑绍唐、胡思得、竺家亨:“两弹一星”功臣

  效实中学有三位毕业生对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郑绍唐初中、高一就读于效实,1952年高一肄业,1956年从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届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生。

  1959年,他在钱三强和黄祖洽的领导下,从理论上探索原子弹制造技术。1960年起,他调入核武器研究所,长期在“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等人的领导下工作。

  1965年5月14日原子弹试验成功,5月30日,周恩来、聂荣臻、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接见有功人员,他作为科技骨干参加。1966年底他参加了氢弹原理试验。后来还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

  胡思得1954年毕业于效实中学高中部,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事并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阶段、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竺家亨与胡思得是中学同学,毕业于南京大学,两人一起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发,后两人师从邓稼先,学习物理方面的知识。竺家亨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晓鸥:《蜗居》、《甄环传》制片人

  1990年从效实高中毕业的徐晓鸥,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上海SMG尚世影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近年来在影视界十分注目。

  《蜗居》、《杜拉拉升职记》、《甄环传》和《浮沉》等电视作品,在全国各地播一部,火一部,其制片人就是徐晓鸥,还担任过电视剧《悬崖》的策划人。

  效实走出15位院士

  从效实走出来的院士共有15人,除童第周外,另外的14位分别是:

  陈敬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翁文波: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毛用泽: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祖耀: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光耀:无机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祖祥:土壤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庆逵: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纪育沣: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思得:核武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传曾: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中伟: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鲍文奎: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肇元: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志鹏:电子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健在的还有陈敬熊、毛用泽、徐祖耀、周光耀、胡思得、陈肇元、童志鹏等7人。在这次庆典活动,效实特地邀请了其中的4位院士为大家作讲座,分别是徐祖耀、周光耀、胡思得和陈肇元。院士们将会给效实的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自己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业,如何做人。

  校长周千红

  “解密”校庆亮点

  宁波效实中学校庆典礼10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5日的“在校师生狂欢汇演”。记者昨日采访效实校长周千红时,他向记者“解密”了校庆的亮点。

  周千红说,整个校庆过程富有创意,充分体现了“效实元素”,关注效实全体师生的情感,如校庆当天校门口会竖起几根巨大的圆柱。上面张贴着的所有对联,都是效实学子自己创作、自己书写的,以体现对母校和往昔求学岁月的怀念之情。

  10月20日的文艺演出,是校庆当日的一个重头戏,所有的节目也同样渗透着“效实元素”:如当天同学们合唱的《哦,十分钟》(是现在小学音乐课的经典曲目),就是由效实毕业生范真真创作的。1987年,读高一的范真真创作了这首歌曲,并在当年举行的“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创作大赛”中拿到了一等奖。因为这首歌,她在高三毕业时直接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周千红还告诉记者:“1996年,效实中学管弦乐队在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里拿到第一名。这次我们与乐队中的4位主要乐手取得联系,让他们回到母校重新表演这个节目。像这样的怀旧节目,非常温馨,非常有意思。”

  微电影《圆梦》,是效实专门为百年校庆拍摄的,反映了不同时期效实学子的风采。

  周千红说,“童第周是这部微电影里的主要人物原型之一,我们拍了他当年在昏暗的路灯下艰苦学习的场景。效实希望通过这种励志向上的场景,激励今天的年轻学子更加勤奋地学习。”

  效实还为此次校庆准备了毕业墙和祝福墙。毕业墙里张贴着建校以来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照,据介绍,为了找到这些老照片,校庆筹备组可是颇费周折;在祝福墙上,校友们可以尽情书写自己对母校的祝福。

  10月25日,效实的在校师生将以“‘一路同行’庆百年华诞晚会”,为百年校庆划上句号。

  记者毛信意

  编辑: 张赛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