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我老婆怎么又要动手术,还是什么DSA?我看不懂!”经过医生的耐心解释,情绪激动的患者家属理解了其中的原委。近日,宁大附属医院学术报告厅里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患沟通技能表演大赛在这里举行。现场邀请了媒体记者、医疗专家以及医疗纠纷调解专家,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医护人员医患沟通的基本能力。
6组选手以科室为单位,每组均有医生与护士,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小品形式,再现了曾经发生在医院里的真人真事。
“为什么第一胎好好的,生第二胎就出现耻骨联合分离,要在骨科住院?费用怎么办?”“明明说手术很成功,怎么现在胃出血了?肯定是你们治疗有问题,我要去投诉!”“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现在居然要送进重症监护室,你们医生到底会不会看病啊?”
台上,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些话语甚至尖锐得让医护人员难以接受;台下,这些来自临床的真实案例让在场的“白衣天使”感同身受,仿佛就是一个个自身在门诊和住院部亲历的医患沟通实例。有的医务人员紧张地盯着台上同事的一言一行,有的两三人凑在一起合计该怎样沟通才合适,还有的悄声议论自己相类似的医患谈话经历。
许多医务人员觉得这样的比赛很有价值。该院消化内科叶国良主任医师说,把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医患沟通案例搬到台上,好比是给全体医务人员上了医患沟通的生动一课!
“良好的医患沟通与提升医疗质量成为当下医务人员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举行此类活动,旨在促进医务人员主动寻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宁大附属医院院长麦一峰说,语言仅仅是沟通的第一层次,心灵和感情的传递才是沟通的重点。
据了解,医患沟通技能大赛将在全市卫生系统中推广。 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庞 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