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5位老宁波开"阿拉灵桥"微博 和你说说灵桥的那些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0月23日 07:14   【 】 【打印
0

  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灵桥。

  灵桥身上的弹孔。

  告诉一些你不知道的灵桥故事

  10月20日,“阿拉灵桥”发出第一条微博:“阿拉灵桥,阿拉的灵桥。欢迎提供关于灵桥的故事,灵桥的照片,灵桥的风土人情。”

  第二条微博是时长39分钟的记录片《风雨灵桥》,并介绍“这座钢铁之桥,已升华为这个城市的骨骼和血肉,成为宁波人的生命中一种最为深沉而博大的部分。”

  “阿拉灵桥”还设置了一个小栏目叫“灵桥简史”。以时间为顺序写成的灵桥大事记,第一条这样写着:最早的灵桥建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明州刺史应彪任上,当时为16舟相连上铺木板的浮桥。传说建筑桥基时发生困难,此时出现雨后彩虹,工匠在出现彩虹之处打下桥桩,将桥建起。因而桥梁得名灵见(现)桥,又名灵桥。宋代,桥上移百米,更名为东津浮桥,此后虽屡屡重修但桥位未变。

  老宁波都知道灵桥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造的,这里“阿拉灵桥”也有故事:“2007年,宁波外事办意外收到一封远方来信,提醒灵桥已过70年使用寿命,需谨慎使用并加以保护。这封信来自当年的承建商———西门子。”“10多年前,要通过灵桥铺设管线时,发现早已有预留的通道了。”这个故事被宁波人说起时,总要赞一句,德国人的严谨与超前计划。

  许多人知道灵桥是由洋人设计施工的,这或许并不是完整的史实。民国时的鄞县建设局技正施求臧曾有回忆文章说,洋人只是挂名的,“实际设计、施工和工人都是中国人”。其具体情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灵桥建设过程中,在沪在甬的宁波人并非只承担募捐工作,其中“建筑大王”张继光和竺泉通就绝不只是担当跑龙套的角色。“阿拉灵桥”转了上海地方志中有关“竺泉通”的人物介绍说:1931年,在宁波旅沪同乡会主持下,由上海工部局英国籍工程师詹姆森、新仁记营造厂工程师竺泉通开始对灵桥重建进行勘查设计。竺泉通(1896~1972)是奉化人。

  “阿拉灵桥”还说:灵桥在1936年前是浮桥,古人曾留下不少诗篇。清朝李邺嗣两首:三江水合夹灵桥,形势无如此地饶。九十九龙蟠岸北,一龙翔处半乘潮(注:江北岸有九十九埠)。另一首:鄮地原因贸易名,灵桥彻夜有人行。虽然岁得鱼盐利,不废桑麻本业耕。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